走一趟台灣高山熱門路線,可以看到冰河地形,主要以冰蝕地形為主,例如冰斗、冰盆、冰斗峰、刃嶺、U型冰河槽谷、與冰蝕埡口等。
以下根據近十幾年來的研究報告,依行政區劃分,列出由直接與間接證據所證明為冰斗的圈谷,和其他冰河地形的所在之處。
2015/11/8
馬習會的外媒報導
挪威報社VG對馬習會的報導
報導記者:Kjell Arild Nilsen
報導時間:挪威時間 2015/11/06 07:15 (台北時間 2015/11/06 14:15)
新聞連結:http://goo.gl/ko1BeR
【新聞標題】
Første møte på 66 år
66年來第一場會面
【第一段題要】
Presidentene i Taiwan og Kina møtes i morgen for første gang siden borgerkrigen delte deres land for 66 år siden.
自從66年前使國土分裂的內戰以來,台灣總統與中國領導人首度在早上會面。
報導記者:Kjell Arild Nilsen
報導時間:挪威時間 2015/11/06 07:15 (台北時間 2015/11/06 14:15)
新聞連結:http://goo.gl/ko1BeR
【新聞標題】
Første møte på 66 år
66年來第一場會面
【第一段題要】
Presidentene i Taiwan og Kina møtes i morgen for første gang siden borgerkrigen delte deres land for 66 år siden.
自從66年前使國土分裂的內戰以來,台灣總統與中國領導人首度在早上會面。
2015/10/31
從性罪犯看丹麥──移民更融入社會
在移民政策上,瑞典和丹麥有如天與地的差別,瑞典有全歐最寬鬆的移民政策(不到40年,移民及其下一代就佔全國1/5的人口),而丹麥則有全歐最嚴格之一的移民政策。即使左右兩派輪替,兩國的移民政策也沒有太大的改變。從多元文化社會的矛盾面來看,瑞典是愈來愈嚴重,丹麥相對平靜很多。有些聲音是,丹麥的移民和主流社會整合得比較好。說也奇怪,在瑞典,舉著反移民旗誌的極右派政黨,其實也得到不少「較深膚色」的移民選票。就連「先到」瑞典的部分移民,也覺得移民政策愈來愈有問題。
幾天前,政治立場右傾的丹麥報社Jyllands-Posten有篇報導提及政府將提供難民性教育課程,以減少移民的性犯罪問題。對歐洲移民議題不熟的人,看到這則報導,可能很自動地把「穆斯林(男性)」和「強暴/性侵害」連在一起。報導中,有列出明確的性犯罪數據,指出即使性犯罪者中的移民與移民後代雖然是少數,但按其人口比例來計算,其性犯罪問題確實是明顯嚴重,但真的是這樣嗎?
幾天前,政治立場右傾的丹麥報社Jyllands-Posten有篇報導提及政府將提供難民性教育課程,以減少移民的性犯罪問題。對歐洲移民議題不熟的人,看到這則報導,可能很自動地把「穆斯林(男性)」和「強暴/性侵害」連在一起。報導中,有列出明確的性犯罪數據,指出即使性犯罪者中的移民與移民後代雖然是少數,但按其人口比例來計算,其性犯罪問題確實是明顯嚴重,但真的是這樣嗎?
2015/10/25
是誰造就瑞典成為西方強暴之都?
瑞典有全世界屬一屬二高的強暴發生率,僅次南非。在歐洲,非他國所能比擬,不僅遠高於北歐鄰國,也遠高於歐盟第二名。這讓人很好奇,是什麼原因,造就瑞典成為西方強暴之都?
瑞典誇張的強暴發生率,向來吸引許多媒體,當作一種世界趣聞式的報導題材。難以避免地,這些媒體只是嘩眾取寵,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數字背後的意義是什麼。素質更低劣的媒體,甚至引導讀者,把高強暴發生率,歸因於與西方文化格格不入的穆斯林移民。
比較各國強暴發生率的報導,不只嘩眾取寵,還相當外行。任何犯罪統計,都沒有跨國比較的意義,原因在於司法體制、犯罪統計方法、與民眾報案意願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非常巨大。即使同屬歐洲先進國家,此差異仍是非常大。因此,嘗試比較跨國犯罪統計的報告,必然是一份沒有任何意義的報告。
瑞典誇張的強暴發生率,向來吸引許多媒體,當作一種世界趣聞式的報導題材。難以避免地,這些媒體只是嘩眾取寵,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數字背後的意義是什麼。素質更低劣的媒體,甚至引導讀者,把高強暴發生率,歸因於與西方文化格格不入的穆斯林移民。
比較各國強暴發生率的報導,不只嘩眾取寵,還相當外行。任何犯罪統計,都沒有跨國比較的意義,原因在於司法體制、犯罪統計方法、與民眾報案意願在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非常巨大。即使同屬歐洲先進國家,此差異仍是非常大。因此,嘗試比較跨國犯罪統計的報告,必然是一份沒有任何意義的報告。
2015/10/21
2015/8/21
美麗峽灣暗藏危機
被譽為挪威最美峽灣的蓋朗厄峽灣(Geirangerfjorden),是《冰雪奇緣》艾倫戴爾王國的根據地。這條峽灣名列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,也是觀光客第一次去挪威幾乎會造訪的名勝。那裡雖然美麗,如同仙境,卻潛藏著毀滅性的災難──這處仙境恐遭超級海嘯襲擊。這在挪威雖然不是什麼新聞,但對外國人來說,卻是一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消息。
今年八月,挪威電影«Bølgen»/The Wave/《浪》即是這個超級海嘯的警世預言(見 電影預告片 )。預告片開頭展現出蓋朗厄峽灣如幻似夢的風景。很難想像,當巨浪吞噬蓋朗厄飯店是怎麼樣的場景。電影中的海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,而不是好萊屋電影那種極度誇大且不可能發生的災難。
今年八月,挪威電影«Bølgen»/The Wave/《浪》即是這個超級海嘯的警世預言(見 電影預告片 )。預告片開頭展現出蓋朗厄峽灣如幻似夢的風景。很難想像,當巨浪吞噬蓋朗厄飯店是怎麼樣的場景。電影中的海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,而不是好萊屋電影那種極度誇大且不可能發生的災難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